文:李郅

恍然间,高高已离开我们近十个月,这十个月,我们对他的怀念,如溪水潺潺,始终在心间流淌。
陈铭章和高宇桥与我们一样,在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,都会通过社交媒体含蓄地表达对高高的思念。
他们为何不敢堂堂正正地怀念?因为他们被一些人误解为蹭热度,甚至被指责为吃人血馒头。
所以,他们只能在谣言之下,让思念的浪花微微起伏,将心事说给懂的人听。

二哥和陈导的怀念,如同声声泣血的提醒,一次次撞击我们的心,更像是为高高数着他越走越远的脚步——因为,高以翔的每一步,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时刻。
就在几个小时前,高以翔的二哥高宇桥在社交媒体发文:下雨了,中元过得如何?

他还特意配了三张照片,照片中的他打着伞,似乎取民间祭奠离人需打伞之意,也似希望帮助高高迎风打伞,让他免受另一个世界的风吹雨打。
粉丝们看到二哥的动态,不禁泪眼婆娑,离殇之心轻轻颤动。
有粉丝问,为什么二哥总是后知后觉?二哥赶忙回复“sorry”。

还有粉丝问二哥,“最后一张图,眼睛遮住了。”二哥就回复到:“脸太大。”

另外一位粉丝看到这条评论,就接腔道:“二哥说,最后一张脸太大。还真是,九个月了,某人还在捆绑,希望大家遮住眼睛别看它,它就蹦哒不起来了!”

粉丝们对二哥文字内容的解读依然继续,虽说他的字里行间未必有这层意思,但这种解读却反映了粉丝们的态度——守护偶像,他们始终在路上。
就在几天前,也就是中元节的第二天,导演陈铭章也接连发出一波动态。
当天,他在位于宝岛浅水湾的一家海边餐厅畅享假期时光。而在他的餐桌上,我们看到了一盘荷包蛋。还记得当年焦俊艳和高以翔在微博里玩的“荷包蛋互动”的梗么?

陈导动态里的帧帧细节,都像是窝住满满的沥秋回忆的温暖掌心,让我们为之雀跃,更对他的怀念方式无比珍惜。
有粉丝就说:“怎么看到导就像看到了以翔一样呢?因为导拍摄的《遇见王沥川》,让大家认识了这么帅气、温暖又善良的人。导,是慧眼识珠的人……”

这个景观别致的餐厅,还有一个特别文艺的名字叫“留夏”。
说实话,我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,并未觉察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。
但在一位观察事物洞烛幽微的粉丝的评论中,看到了玄机所在。
这位粉丝问陈导:这个留夏是不是小秋说的stay?
而这个问题终是得到了陈导的肯定答复。
陈导的苦心在这些聪明人的洞穿之下,慢慢浮了起来。

大家也不由想起电视剧《遇见王沥川》中,沥川在决定回苏黎世前,小秋痛哭流涕地说着“stay”的画面。
这画面悬悬地挂住大家的眼帘,化作盈盈不绝之泪。
陈导给了我们进入沥秋世界的线索,那线索,带着纯洁的光芒,那线索,也生就了一对天使的翅膀,飞向脚步越走越远的高高,无畏亦无憾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高宇桥与陈铭章,心事只与懂者共鸣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