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“把科学带回家”所有
撰文 | 阿娴
审校 | Ziv
在冬天的北美洲雪地里,你可能见过雪像是有了自己的意识,把自己团成“毛巾卷”,在冰冷的地面上滚动。
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是雪怕冷,所以把自己卷成这种形状吗?
(图源网络)
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些“毛巾卷”是小朋友或小动物无聊时卷出来的,它也有点像风滚草在冬天滚动时穿上了一层雪外套,但其实它们是一种自然现象,名字叫做“雪卷(snow roller)”。
雪卷的形成过程类似于滚雪球,先捏个雪核,通过不断滚动,雪粒一层一层附着在外面,最终成为一个大雪球。大自然制造雪卷也是这样,当一小块积雪从树或山坡落到地面上,受到风的影响,雪块沿着坡滚动数次,卷起更多的雪,便形成分层的圆柱体雪卷。
这些雪卷看上去洁白松软,好像棉花糖啊!|wiki
不过,雪卷和我们人为滚出来的雪球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:雪卷通常呈圆柱体,并且内里中空,外面有好几层可见的雪层,而雪球内里是实心的。这是因为在滚动过程中,最初的雪核,常常会颠簸散落,使雪卷最终呈现空心的形态。
(图源YouTube)
根据美国气象局的数据,雪卷的平均直径为25~30厘米,有些非常小,像一个高尔夫球,而超大号雪卷的直径能达到惊人的60厘米。
不同地方的雪卷,模样也不太一样。有的是在地上横着滚,有的则滚着滚着站了起来,有的则细细长长,像卷起来的地毯。
长筒形雪卷很少见,这是因为风力和地面摩擦力并不均匀,“长筒”很容易被撕裂,分成许多个小段雪卷。|wiki
只有达到非常特定的条件才能造出天然的雪卷——水分、温度、风和雪条件缺一不可。比如刚刚降落的新雪(旧雪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会变得不够松散),开阔、没有障碍物且有一定坡度的地方(重力在雪卷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斜坡往往可以协助风力促进雪卷的形成,所以雪卷多形成于山上或其他没有突出植被的广阔地区)。
地表温度必需接近冰点(这种寒冷程度可以让雪滚成这种形状的同时,又不至于让雪完全融化),有持续稳定且方向基本不变的风,风速必须达到每小时48千米左右(如果风力太大或者是阵风,那么雪卷就很容易被吹散)……
(图源wiki)
在美国北部各州、加拿大和北欧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雪卷的超现实景观,它们经常出现在每年的一月中旬到三月中旬。但对于我国人民来说,雪卷就并不常见了。
(图源pxhere)
但每当冬去春来,如果走在树林里,你可能还会注意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——在树的周围,融化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圆圈形状的地面。圆圈的边界出奇地均匀、笔直,就像是有人故意拿模具切去了树周围的厚厚雪层。
(图源wiki)
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“解冻圈”,是因为当天气逐渐温暖,深色的树干比白色的反光雪会吸收更多的热量。热量从树干向外辐射,便融化了树周围的积雪。有时,一块地的起伏地形也会造成雪的不均匀融化,形成中心没有树木的圆圈。
(图源参考资料[4])
参考资料:
[1]https://www.atlasobscura.com/articles/snow-roller-explainer
[2]https://www.nationalgeographic.com/science/article/snow-rollers-wind-phenomenon-ottawa-canada-spd
[3]https://www.atlasobscura.com/articles/why-does-snow-thaw-around-trees
[4]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9141104/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蛋糕卷雪景奇观,为何在我国难得一见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